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报告发布 多维指标解码要素市场发展水平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李雯雯】数据资产市场化是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而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则是衡量市场成熟度、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风向标。
9月28日,由数据资产流通产教融合共同体、数据资产流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发布会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据介绍,《报告》基于“主体-流通-成熟-价值”四维框架,构建了包含市场主体活跃度、市场流通规模度、市场成熟度、价值创造度4个一级指标、企业参与度等13个二级指标、数据交易平台注册企业数等29个三级指标的指数体系,全面覆盖数据资产市场化的关键维度,旨在通过构建科学可行的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体系,量化评估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化发展水平,为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从《报告》内容来看,当前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已从初期的“主体驱动”转向“价值驱动”,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协同,但市场成熟度相对滞后。
在企业参与度层面,数据交易平台注册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104家跃升至2025年的651家,年均增长率超过150%,显示出市场吸引力和主体参与意愿的快速提升。民营企业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占比稳定在83%以上,表明民营经济是河南数据要素市场活跃的重要力量。然而,省内企业占比虽从39.42%缓慢增长至43.47%,仍处于较低水平,省外企业占主导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在人才供给度层面,数据经纪人/评估师数量从2023年的15人迅速扩充至2025年的434人,尤其在2023-2024年间增速显著,短期内填补了市场起步阶段的基础人才缺口。然而,2024—2025年人才增速明显放缓,表明人才发展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且,截至2025年,全省仅2所高校开设数据资产相关专业或微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对数据资产领域长期人才供给的支撑尚未形成规模,实战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仍存在明显短板。
针对市场发展痛点,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李晓东表示,新市场、新产业的培育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数据资产是支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要素,教育界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着力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高技能人才。学术研究则应聚焦于提升资源配置与合作效率,做到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同步。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民认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河南数据要素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专业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市场提质扩容的关键因素。他表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将以《河南省数据资产市场化指数报告》发布作为新起点,深化与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的合作,以“学科共建强基础、人才培育破瓶颈产教融合促实效”为方向,系统推进人才培育工作。
会上,李晓东与潘新民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未来深度合作方向;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副院长闫浩与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崔刚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为数据领域人才实践锻炼搭建新载体。
此外,《报告》提出将建立动态优化机制,持续迭代指标与权重,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强化数据治理与安全合规能力,并深化在政府决策、企业运营与行业研究等多场景的应用。同时,通过省内区域协同与全国示范推广,推动指数成为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晴雨表”和“导航仪”,为构建高水平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提供河南范式。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董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