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耕作让苹果与土地实现“双赢”

imtoken官网下载作者:2025-09-29

中国经济网赤峰9月29日讯 (记者 梁木) “小时候的苹果是什么味道?”李洪全拿着红彤彤的苹果介绍道,“我们通过酵素耕作模式,打造集口感、安全、营养、健康于一身的优质苹果,让大家品尝到儿时苹果的味道。”李洪全是内蒙古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宁城县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蓬勃发展的果树经济林产业里,绿发是当地的一家“明星”合作社。

宁城县是全国高原苹果重点产区,果树经济林面积达25万亩,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从业2.2万户、9.8万人,建成6个“万亩以上林果乡镇”,小城子镇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全县生产果品16.8万吨,产值8.2亿元,从业人均收入5600元。

图为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内即将收获的苹果。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2018年,小城子镇绿发农业公司引进了环保酵素农耕技术,种植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环保酵素的原材料全部来源于“农业废弃物”,即果园里的残果、落果、植物秸秆、秧苗等。李洪全介绍,土壤改良是酵素耕作技术的关键。“用酵素把土壤的农残重金属分解掉,同时用秸秆制的有机肥堆肥,提增加土壤有机质。我们从2018年开始改良这500亩果园,土壤情况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在果园任意地方用铁锹挖,都能保证有两条以上的蚯蚓。”

于此同时,绿发合作社作为小城子林果产业联合体的带头企业,带动周边6个示范基地、5个示范点和1个科研基地,辐射周边乡镇3000多户,让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3至5万元。“我们主要采用技术全托管,销售半托管的模式,”李洪全介绍,“加入合作社后,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可以通过统一签订大型订单来提高溢价功能。目前推广的酵素耕作面积约8000亩,据我们统计,可以带动种植户每亩增收2000元。”

图为赤峰市林科院特聘专家张晓波(左)为果农刘磊(右)讲授种植技术。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小城子镇南湾子村种植户刘磊加入合作社后,对农资采购成本下降、销售支持力度增大这两点好处有着很深的体会。而作为种了半辈子苹果的果农,他对新的酵素耕作方式也很认可。“与原来种植方式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对土壤有很大好处。过去为了追求产量使用大化肥,时间久了会导致土壤板结。现在你看,果园里长的草都是生草,不用除草剂,一年年下来逐渐腐殖化,对土壤作用非常好。”刘磊说道,“今年的苹果还没全部成熟,但这一阵子已经有很多人组团来采摘,反响非常好,吃过后没有人说不好。”

(责任编辑:董萍萍 )